首页 首页>历史钩沉

榆中历史:民国18年的饥馑

2013/1/7 15:54:12发布 来源:金城魏氏网 www.lzwei.com  查看 次  
“甘肃各地,连年天灾兵祸,田庐毁没,村落焚毁,树皮草根,俱已食尽。人相争食,死亡枕藉;山羊野鼠,均已啖罄,既乏籽种,又缺耕牛,废时不遑,失时谁计?”这段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发生在民国18年的兰州。

    榆中县由于秦代以来尤其是明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,以“十年九早”著称。灾情最为严重的是民国15年至24年连续十年的大旱。其中,民国17年(1928年)的大旱造成了民国18年(1929年)的严重饥荒。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拨给甘肃“十八年赈灾公债”119万元,令灾IX"以公代赈”。但其中一部分被甘肃有关要员领出后,存人上海银行,用存款利息为自己修建花园。由此造成了震惊全国的甘肃重大灾难。《中国救荒史》记载甘肃灾情说:“人春夏后,树皮、草根、麸皮、油渣,食之以尽。有时人相食,甚至易子而食者。人民咸露鸠形,十室九空,妻离子散,倾家荡产者,比比皆是。哀鸿遍野,积尸盈道,狼狗结群,聚食死尸。欲卖子女为奴,而难求得。扶老携幼,出外逃生者,多被饿死于野外,白骨曝日,谁人掩埋?尚有饿倒未死,而被狼、狗活吃者。更惨者饥民争食尚未死绝之体。至夏禾麦灌浆之后,饥民群涌田间,抢吃生麦穗,连芒带壳,生吞而食,有死后肚皮胀破而麦穗完整外溢者。有挣扎行走,突然晕倒,即行死去;有因困坐在地休息时而竟死亡;甚有母亲已死,而婴儿尚趴在尸体胸前吃奶者。斯时甘肃军阀割据,互相残杀,击毙士兵,饥民聚而争食,所有牲畜,因草枯而饿死,幸存者亦被杀食而度荒。”

      1929年3月1日,时冯玉祥系统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电南京国民党政府云:“甘肃各地,连年天灾兵祸,田庐毁没,村落焚毁,树皮草根,俱已食尽。人相争食,死亡枕藉;山羊野鼠,均已啖罄,既乏籽种,又缺耕牛,废时不遑,失时谁计?虽有活壤,终成石田,似此情势,将坐谈春耕,无望秋收。灾民流离失所,无家可归者.在百万以上,哀此边民,宁不同归于尽!”

      当年省赈会给榆中发大洋1.6万元,华洋义赈会发以工代赈银洋16万元,粮食11.25万斤。县城设粥厂,今县医院、供电所处,挖万人坑两个。有人潜于曳木岔一带杀人充饥。岳家庄一人将高墩营一过路女子掠去蒸熟而食。全县卖儿卖女,杀食耕畜、家犬,刮树皮充饥者众。在金家崖,有段记载说:“流民拥至其镇,饥民中亦有具少量田产者,但灾年卖田,田价降至正常年景十之一二。卖田失耕,举家外逃,扶老携幼,进入金崖镇街头。粮铺门前,无数笸篮盛粮如金字塔状,但粮价奇昂,150斤小麦,天价高达30多枚袁大头银元,身无分文之流民遂倒毙于粮堆近旁。街头卖大饼者,均在案头放刀一把,防备饥民抢夺。街上饿殍斜横,有碍市容,有富户献出半亩山地,供掩埋饿毙者尸体之用,街上众商户合雇二人,专门抬埋街头饿殍。半亩山地,密密布满小土坟。一日,二抬埋死人者将一饿殍抬至半路,忽遇雷雨,二人弃尸于半路避雨,待雨过天晴,回到原处一看,尸体竟失,经寻觅,彼饿殍并未全死,经雨一浇又复苏亦蹲土坎下避雨矣。镇上有张姓老妪,因家穷子大未婚,见饥民行列中有一年轻媳妇,丈夫公婆皆饿死,她只身携一幼子逃荒,张姓老妪将她收留,为子做妻,但条件是不收小孩。小孩游荡于街巷间,媳妇乘隙出大门送食物给孩子吃。婆母亦甚警觉,一旦发现媳妇出门给其子送食,就抢拐杖掴打,并严厉呵叱媳妇。不久,孩子失踪。自此,媳妇终生记恨婆母,至死不肯原谅老人。

上一条:已经没有了
下一条:纵谈今古话皋兰
传承先祖美德   弘扬宗族精神
© 2013-2024 金城魏氏网 备案号:陇ICP备16002082号-1   网站维护  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5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