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年社火阵堂堂,锣队高跷杂剧妆。十八壮士八面鼓,翻空腾击唱伊凉。”高一涵的这首绝句描写兰州春节闹社火的情景,突出了雄壮武威的太平鼓。鼓为圆柱形,长三尺,围二尺许,硕大粗长,类水缸。鼓面蒙羊皮,中绘太极图,围以八卦图;鼓身不论漆红、漆黑,务以金线勾勒狮子滚绣球图;布带系于鼓身两端铁环上,斜挎于右肩,置鼓于左腿外侧;左手控制鼓带,右手执麻绳拧就二尺鼓鞭击鼓。
鼓手一般着黑色短打武生戏装:头戴武松帽,鬓插英雄胆,脸孔敷彩,戴蚂蚱腿黑镜;上着一百单八将钮襻的紧身衣,腰缠虎抱头“系腰”,腰后插红布掸子;下穿大裆裤,扎脚把,足登“牛舔鼻子”千层底布鞋,威风凛凛,英气逼人。
表演时,社长(社火的组织与指挥者)在前双手执卷旗,上下晃动,指挥锣、钗、鼓节奏的轻重缓急,躬腰倒退而行。锣手、钗手、鼓手队列两行紧跟而行,边行边击,“咚--咚--咚--”,震天憾地,闻之耳膜发麻,此谓之“三点水”。鼓队一但行进到什字路口人多处或接社火的商号门口,社长猛然挺身而起,高举卷旗大幅度挥动,尺八大锣,两扇铜钗顿时举过头顶猛击,鼓手刷地运鼓过头,右腿高踢,鼓鞭从腿下击去,正中鼓面,三个动作一气呵成,毫无拖泥带水之感。一时间鼓身整齐飞舞半空,翻腾掷击,各中节奏。最多的可以连击十五六个。此谓之“鹞子翻身”。数官园、雁滩的鼓手最为娴熟此击法。
太平鼓击法多姿多态:右手执鞭击鼓,左手穿掌过顶亮相的,谓之“架子鼓”;双手执鞭,奔腾跳跃,轮番击鼓的,谓之“飞抛子”;猛以弓步滑鼓落地,弯腰双鞭击鼓,谓之“地膛鼓”。兰州西乡七里河、西固一带多用以上击法。
1986年永登出土四千多年前的九件彩陶鼓。陶鼓一端呈喇叭状,一端呈钵形,中为圆柱形;外绘黑红相间的涡纹,齿纹,两端有环形耳,可系挂于身;鼓口可蒙兽皮、蟒皮,先民击鼓用以祭祀或狩猎。陶鼓或与太平鼓有渊源关系。两者鼓身均彩绘,且太极图由涡纹演变而来。两者均有系带之环。可以这样推论,在长期的演进中,省略了陶鼓的喇叭口与钵形口,强调了中部的圆柱体,并参考“水客子”的木制水桶与官园粮仓的圆柱形量器,创制成了兰州太平鼓。
兰州太平鼓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的?
秦汉以降,兰州逐渐成为军事重镇,故攻战守御必用战鼓,屯田祀社,祈求五谷丰登也用战鼓,逐渐演变成了以娱乐为主的太平鼓。据《明史》中的《太祖本纪》、《扩廓帖木儿传》、《徐达传》、《邓愈传》等文字记载,明太祖洪武二年(1369年)四月,都督副使顾时、参政戴德攻克兰州,元平章政事张志敬率州人侯文贤等投降明朝,遣张温守兰州。八月,元将贺宗哲攻兰州,明将冯胜击退元军。十二月,元将扩廓帖木儿(即王保保,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)从甘、肃(今张掖、酒泉)率步骑突击兰州。张温乘暮色出城袭击,元兵不明虚实,稍稍退却。不久,元军又包围兰州,包围圈达数重之多。张温率兵坚守,并击退深夜登云梯上城的元兵。情势万分紧急,巩昌(今陇西)指挥使于光驰援兰州,被扩廓帖木儿打败,捆在兰州城下劝降。于光大喊:“你们要坚守兰州城,徐达将军率大军很快来增援。”元兵大怒,扇于光的耳光,并杀死他。
明太祖听到消息,命徐达为大将军于洪武三年(1370年)正月率兵西征,直捣定西。扩廓怕前后夹击,腹背受敌,遂率围兰州的元军驰往定西迎击明军,屯军车道岭南的沈儿峪,与明军隔沟对垒。每天战数次,互有胜负。最后明军大败元军,擒元军文武官员1860多人、将士84500多人、马驼牛羊万计。扩廓独与妻子数人北逃,至黄河,得流木渡河,逃往和林(在蒙古国哈尔和林)。
洪武四年(1371年),扩廓自和林南下攻雁门,此后多次侵扰边境,西北边塞军民苦不堪言,明太祖深以为患,遂发大军三道出塞。命冯胜为征西将军,率副将军陈德、傅友德等出西道,取甘、肃。洪武五年(1372年)正月,明军至兰州,友德以骁骑为前锋,再次打败元军。冯胜在扫林山又败元军。至甘、肃,元将上都驴投降;至亦集乃路(今内蒙古额济纳旗),元守将卜颜帖木儿亦投降。洪武八年(1375年)扩廓在哈剌那海逝世。此后西边边境包括兰州安定了六七十年。
据《重修皋兰县志》载,王保保城有两座:一座在东关坡上;一座在镇远桥北偏东,均据山临河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元将扩廓帖木儿围兰州时筑。前者防御东来明军,后者控制黄河渡口。
另据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杨夏学《金城杨氏家谱序》载:按杨氏自元末至正年间(1341—1370年),有号飞也不花、楚也不花、库也不花三兄弟,系元朝觉罗并居台吉之职,隶王保保麾下。王保保围攻兰州时,飞也不花兄弟三人率兵分守桑园峡口,跟东关坡上的王保保城元军南北呼应,以防明军驰援。王保保败逃,军败如山倒,飞也不花兄弟三人弃武务农,定居兰州。一个住在出库虎喇(今青白石乡杨家湾村)、一个住在铁觉虎喇(今皋兰县水阜河)、一个住在石空虎喇(今皋兰县石洞寺)。其后人以堤上杨树取为杨姓。
自明英宗正统年间(1436-1449年)至明神宗万历年间(1573-1619年)183年间,元朝的残余势力鞑靼等部落不断侵扰,抢掠西北包括兰州在内的地区。其间,明廷修筑了两道长城,分布在兰州黄河两岸,并修筑了盐场堡、安宁堡等防御据点。
明朝统治共二百七十六年,除洪武之后的七八十年西北边塞(包括兰州)比较安宁之外,长达近二百年的历史时期备受蒙古铁骑的蹂躏,老百姓企盼天下太平,于是产生了太平鼓的传说。把战鼓同王保保联系起来的是明代永乐至天顺间(1403-1464年)的兰州探花黄谏。他所写的《铙歌鼓吹》并序云:
元将扩廓帖木儿率兵由甘、肃入寇,闻陕西行省丞相秃鲁、参政张良弼遁去,大尉李思齐、枢密孔兴以陕西郡邑降,遂攻兰州。指挥韩温(一作张温)固守,不下。太傅徐达讨之,战于定西,作《战定西》第十。其词曰:
伊昔战定西,王师气百倍。吹角塞城晚,扬旌山色晦。黄云动杀气,战鼓声振地。桓桓熊虎队,轰然自天坠。东西适尔遇,列云为相对。羌情籋惧,锋摧魂魄褫。势如山压卵;宵遁留空垒。兰州古金城,守将信雄伟。严备设方略,天兵猝然至。重赖神武威,荡涤清边鄙。
上引黄谏的序、诗中出现了王保保、徐达,王保保围攻兰州,张温固守兰州,徐达与王保保鏖战定西;战斗的场面是“黄云动杀气,战鼓声振地。桓桓熊虎队,轰然自天坠”。这些关键词基本上涵盖了兰州太平鼓传说的基本内容。换句话说,黄谏将王保保围兰州、徐达战败王保保,跟撼天震地的战鼓挂钩,反映了历史的真实,并为兰州太平鼓的传说构筑了坚实的基础。著名西北史专家张维认为太平鼓“盖为古代屯军遗俗,发扬蹈厉,使之增奋”。这个观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。
自明代中后期,兰州老百姓遭受鞑靼骑兵的骚扰,渴望太平岁月,逐渐将闹元宵、战鼓、王保保、徐达,与兰州之战联系起来,创作了王保保固守兰州城,徐达久攻不下,乘元宵节闹社火,明兵将刀剑藏在太平鼓内,扮作鼓手混进兰州城,里应外合,打败王保保,智取兰州城的民间故事。由于老百姓不识字,读不懂历史书,使这个故事中的攻守双方出现错位现象:历史上是明军守城,王保保攻城;故事中是王保保守城,明军攻城。然而人物、地点、时间、道具是真实的,即王保保、徐达、兰州城,洪武三年正月、战鼓。至于鼓内藏武器,乘闹元宵混入兰州城,则是兰州老百姓的艺术创作。民间故事中背离现实的艺术创造比比皆是,既有历史的影子,又有夸张性的创作,这是民间传说的一般性特征。兰州太平鼓的传说也具有这一特征,就不足为怪了。总之,兰州太平鼓的传说是自明代中期以来,经过历代兰州老百姓口耳相传,不断拼合、修正、完善,终于在长时期的民众的口头传承中得以保留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