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首页>风景名胜

走进青城·青城书院

2013/1/8 0:31:32发布 来源:金城魏氏网 www.lzwei.com  查看 次  
青城书院,距今已有173年,展示了青城悠久的历史文化,也培养了一代代青城文化名人。

       青城书院坐落于青城镇,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十一年(1831年),距今已有173年的历史。

青城书院的兴建

       青城位于崇兰山下的黄河岸边。历史上一度属皋兰、金县(今榆中县)两县交界,地理条件较好;交通运输靠水路和通往南北的大川古渡口;气候适宜,盛产黄烟和瓜果;一条山盐市也设在这里。
       清乾隆年间,南方各地及陕西、山西两省地的客商都云集这里经商,使这里的经济发展到鼎盛时期。
      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。清宣宗道光十一年(1831年),经水烟大商杨顺伦、顾永泰等倡导,社会各方筹集资金,由热心教育事业的顾名(嘉庆庚辰科进士,江苏宜兴知县,银川书院、柳州书院前山长)同张锦芳(嘉庆丁卯解元,凉州府学教授)主持,经省府及皋、金二县批准,在本地黄烟赋税中抽成,添作书院修建经费,建成了青城书院。
       当初修建了院门3间,前院屏门过厅5间,两厦各3间;中院讲堂大3间,两厦各5间;后院讲堂大3间,两厦各6间。书院门前有砖雕照壁一座,校门门扇为黑边蓝心,上有隶书“菁莪造土,朴械作人”八个大字;门楣上悬“青城书院”匾额;门内东西两侧各竖有集资石碑一座。过厅中悬“敬业乐群”匾额,内有四扇屏风,如遇节日,则移开屏风,以示庆贺。中院讲堂门上方悬有“丽泽堂”匾额,讲堂内西墙镶嵌“创修青城书院记”石碑一块(现仍完整保留)。院内花草茂盛,环境幽美。由顾名和张锦芳任山长,书院又聘请学、行俱优之士任主讲。如本地进士高鸿儒、孝廉刘应用、举人刘世保、贡生高鸣佳,皋兰进士颜履敬,孝廉卢政、马璞琢,临洮孝廉于世卿,凉州副榜张钧,清水孝廉陈锦云等。经书院培养的童生和生员,通过科举考试,出了皇榜翰林罗经权1人,进士10人、举人29人,孝廉方正10人、贡生82人,其他如秀才廪膳生员不计其数。

更名青城小学校

       清德宗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废科举,兴学堂。省督学杨汉公来书院视察,与地方绅士商议,将青城书院改名为“皋榆联立高等学堂”,来自皋、榆两县所辖黄河两岸、南北两山的200多名学生在这里受到教育。
       1931年,皋榆联立高等学堂更名为“皋榆联立青城小学校”。同年,北京朝阳大学毕业的地方人士关紫清,受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,谢绝当时军阀、政府招聘,投身教育,创办了青城中学,以“提倡职业教育,养成生产技能,劳动神圣”为办校宗旨。和一些地方人士破除迷信,大胆改革,带领师生顶风雨、斩荆棘,集资办学,将一座大坟院平整为操场,改东岳庙为东西讲堂,装修大殿前廊为礼堂,改山门为讲演台,并悬挂写有“移风易俗”字样的匾额。扩大了图书室,开设了娱乐室、阅览室、成绩展览室、体育器械室、伙房、宿舍等。又从对面山上引来泉水,修筑水池,整平道路,种植树木。来自周围百十里的学生济济一堂。中学只毕业了一个班,以师专名义发榜。毕业学生中有皋兰的11名、靖远的3名及榆中的10余名,共30余名。因地方有人反对,县政府不予批准,随即停办。关先生一气之下出走。学生们敬仰他的恩义,在后院讲堂前请魏振皆书“化被桑梓”华匾,以资纪念。
       1934年以后,高锡忠(上海音专毕业)、关耀三先后任校长。他们从外地选聘高年级教师,狠抓教学质量,附近高小学生纷纷来青城中学读书,青城教育达到鼎盛。在皋兰县会考中连续三年夺魁,博得盛誉。此间,师生们为抗战自发募捐银元100余元,上交兰州抗敌后援会。

青城小学的发展

       1938年,因皋、榆二县行政区域有所变化,皋榆联立青城小学校更名为“榆中县青城小学”。
       1949年8月26日,兰州解放。9月,区委书记曹正华和区长高琮主持,召开了青城全体教师会议,宣传政策,排除疑虑,号召大家安心工作,积极为人民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。
      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,教育事业大发展,这所学校也焕发了青春。1950年秋,新任校长李荫科组织师生,结合中心任务宣传党的政策法令,提高思想觉悟。师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了秦腔现代戏《白毛女》《血泪仇》等剧目为群众演出,在当地反霸、土地改革、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。这一时期,在校学生由原来的30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,为了解决校舍紧缺的困难,又将毗连的灵官庙改做教室,开辟张氏家庙为学校二部,平坟滩十多亩地做操场,教学秩序井然,质量较高,是青城小学的兴盛时期。
       1958年,青城普及了初级教育,在小学的基础上办起了青城民办中学,招收学生180余名,分为三个班上课,为今天的青城中学、东滩中学奠定了基础,当时,中、小学生已达1000余人。
       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,建筑设施胡搬乱迁,教学设备丢失,文物古迹一扫而尽。
       1979年以后,在青城书院的旧址上,又办起了“青城中心幼儿园”,现有240多名天真烂漫的幼儿,在这里幸福地学习和生活。

传承先祖美德   弘扬宗族精神
© 2013-2024 金城魏氏网 备案号:陇ICP备16002082号-1   网站维护  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5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