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首页>非遗

什川秦腔

2013/1/7 15:33:40发布 来源:金城魏氏网 www.lzwei.com  查看 次  
兰州是名副其实的“戏窝子”,从滨河路上经过,秦声秦韵顺着水声、风声传来,让人有些恍若走进了戏园子。连陕西的名家都举大拇指称赞:兰州的戏迷爱戏、懂戏,因此兰州市也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“中国秦腔发展基地”。作为兰州秦腔一部分的什川秦腔又有着自己的特色。

    秦腔是清代以来盛行于大西北的戏剧艺术。秦剧传统剧目中有许多剧富有人民性,被世代艺人和观众钟爱。秦腔以高亢、豪放、粗犷著称,人们常说“吼秦腔”,即突出了这个特点;但它也有温柔、娇美、细腻的一面。换句话说,秦腔既充满了阳刚之气,也不乏阴柔之美。
    什川农民爱好秦腔由来已久,清代以来久唱不衰。什川城隍庙南面原来有一座戏台,是乾隆年间建的。什川农民从兰州秦腔戏班那里看戏,拜师学习剧情台词和演唱技艺,精益求精,回来在本地戏台上表演,深受乡亲们欢迎。1934年,什川秦腔艺人拆去旧戏台,请能工巧匠设计建起一座两层戏楼,上层是戏台,结构精巧,高大宽敞。逢年过节和梨花会期间,艺人们常常一连演几天戏。1936年梨花会时,什川秦腔艺人邀请水阜、中堡、西岔的艺人来同台演出,盛况空前。戏场上每场观众都有1000多人,男女老少,热闹非凡。
    1940年,什川秦腔艺人增多,分作两班。一班取名“同乐社”,另一班以上车村艺人为主,取名“上车社”。一班在戏楼上演戏,另一班在附近搭台演,唱起对台戏。观众看得不亦乐乎,一阵儿为这一班捧场,一阵儿又去为另一班喝彩。上世纪40年代是什川农民热衷于秦腔的鼎盛时期。
    那时,艺人们乐于奉献,自己掏钱买服装首饰、乐器和道具,一贯义务演出,尽心竭力为乡亲们献艺,他们追求的目的是提高艺术水平、博得观众赞赏。他们表演的传统剧目有《铡美案》、《辕门斩子》、《五典坡》、《苏武牧羊》、《串龙珠》等几十出。这些戏的情节宣传忠孝节义,贬斥奸亻妄邪恶,演员和观众都受到启发教育,广大农民从戏中了解到历史知识和文化艺术,对乡风民俗起到积极作用。
    解放初期,什川秦腔艺人继续合伙演戏。1958年,公社组织成立了什川秦剧团,名艺人魏周存担任团长,团员有30多个。演艺精湛的有魏至贵(名旦)、魏职相(大净)、魏学品(须生)等人。秦剧团成员平时在工地上一起干活,休息时谈论演艺,互相切磋,老艺人传教青年演员。逢新年过春节都要演几场戏,历史剧和现代剧都演。
    “文革”中,什川秦剧团把京剧样板戏《红灯记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沙家浜》等移植为秦剧上演。主要演员都是年轻人,突出的有王家林、魏兴吉、颜坤鲁等人。当时把古式结构的戏楼拆了,移址建起一座大戏台。各种文艺节目和秦剧都在戏台上表演。
    80年代以来,什川农民中的秦腔艺人自发结合组成剧团,王家林曾任团长。每逢梨花会期间,他们在梨园中搭台演戏,繁花似锦,莺歌燕舞,戏台上的精彩演出和美妙音乐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吸引来无数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。秦剧团曾几次上皋兰县城演出,获得好评。
    新世纪以来,什川河东河西都增加了秦腔爱好者,有100多名。每年他们集中演几场,平时隔三间五在老龄活动中心、茶园或农家院清唱。文武乐器奏起来,男士吼几段,刚烈激昂;女士唱两折,柔美凄婉。古老的秦腔艺术与现实的激情审美结合起来,是什川许多农民休闲娱乐时最惬意的文艺生活。在唱戏中农民提高了文化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,抒发了太平盛世中的喜悦之情,益处多多。

上一条:已经没有了
下一条:历尽沧桑的皋兰鼓子
传承先祖美德   弘扬宗族精神
© 2013-2024 金城魏氏网 备案号:陇ICP备16002082号-1   网站维护  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5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