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是谁、我从哪里来、要到哪里去?”这是古今中外圣哲长久的苦恼。
清人张澍在《姓氏寻源》自序中说:“参天之木,必有其根;怀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”姓氏,用一种最古老的标志,提示着你的血脉、你的祖根,从另一个层面回答了“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”的疑问。
一个姓氏,一部家谱,是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财富。家族家训,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。金城魏氏,久居于皋兰什川,散落于榆中、靖远、永靖、武威、青海等地,几百年来家族姓氏文化历久不衰。在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、远离故土的如今,姓氏成为了他们不变的纽带,传承着先祖们“红颜常作对、白首永成双”的诗书情怀。
依依故土情 最念本家心
早上起来,魏永哲打开手机微信,照例先看看关注的几位故乡名人的公众号,从那里了解一下老家什川的近况和动态。最近,微信上的几位宗亲们正在大力呼吁保护古梨园,他转发、关注一番。再到“金城魏氏宗亲群”看看大家的闲聊,偶尔也参加进来,聊几句。
魏永哲离开从小生活的什川已经30多年了,但对故乡、宗亲的眷恋,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浓郁。老家的房子已经没人居住了,他还是在前些年把房子修葺一番,计划退休后去住。
前几天,借着堂叔家嫁女儿的时机,他去什川又看了看。路上遇到远房的孙子,清脆的喊一声:“二爷,你来啦。”其实这“孙子”也30多岁了,但论辈份,比他小两辈,自然该叫一声爷爷。当然,他也还有比他年轻许多的叔辈们。见面互相问候着,让他倍感亲切。
新盖的“金城魏氏文化活动中心”已经快修好了,方正的大殿坐落在他曾经读书的老什川中学附近,古香古色、高大气派。魏永哲也曾为修建活动中心捐助了1000元钱,虽然比不上捐助了数百万、上千万的魏氏宗亲们,但能为自己的家族添一块砖、加一片瓦,觉得心安许多。
和魏永哲一样,魏著新也是28岁离开故乡后,在兰州生活了20多年,但他的心似乎一刻也没有离开故土。前年,他把老家的旧房子翻新修好,周末和爱人一起去住几天,看看院子里的花儿怒放、辣椒猛长。魏著新的微信公众号里,几乎每篇文章都与家乡、魏氏相关,关注他的人很多,天南海北,大多都是魏氏本家人。魏永哲也关注了他,经常看看他写的文章,虽然他们并不认识,但相同的姓氏、相同的故乡,让他们的目光总是投射向一处。
在各地,和他们一样的魏氏人还有许多许多,离开故土、走出家园,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故乡、亲戚。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,久在外面的人们都会纷至沓来。
红颜常作对 白首永成双
魏永哲在家时,常会翻开2008年新修订的《金城魏氏家谱》的魏氏二房家谱看看,在这部三册的家谱中,详细记载了魏氏祖先的历史,及之后二房20代的姓名、子嗣,稍有名望者也会多记几笔。
据《金城魏氏家谱》记载,魏氏先祖魏贵是山西人,明洪武初年,先因经商落户于南京应天府牧牛镇,后移居甘肃,落户于金城(兰州)河北庙滩子,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开始耕住什川,入籍金县(今榆中县)。魏贵生了三个儿子,长子魏坤、次子魏乾、三子魏坎。魏贵将榆中魏家台分于魏坤耕住,什川分于魏乾耕住。
魏坤、魏乾又各生五子,名字中各嵌以“红颜常作对,白首永成双”。魏坤的5个儿子居住于榆中南山魏家台,故称“山五房”。其后“红颜”两房移居于河洲、狄道(今临洮)等处;“常作对”三房居住于榆中、会宁等处。魏乾的5个儿子则一直稳住什川,也称之为“川五房”。这五房也是人们常说的的金城魏氏五房,人丁兴旺,遍布各地。在兰州市三县五区居住者约有四五万人,是皋兰县第一大姓。
魏氏五房虽户大丁众,居住离析,但人们一听其族的人名,便可知系其某房某代人。因为各房人都以祖先制定的字辈命名,其房份与辈序分明。例如,大房的字辈“学至周孔、万世相传、礼乐文章”等;二房的字辈“德从中兴、永立於理兆升恒”等。其含义既是理顺家族的辈分,又是弘扬传统美德,教化后来者。
续写先辈志 说与后来人
从朱子家训,到王羲之家谱,每一部家谱,不仅是对历祖历宗的记载和缅怀,更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最好传承和发扬。在什川中学当了20多年教师的魏公平深谙此道,这也是家谱久传不衰的主要原因。魏公平负责了他所在的第五房家谱编修,他的祖父、曾祖父都是当时的教书先生,家中文化氛围浓厚,族中有老人几次找到他,希望他能将五房的家谱续写,为后代造福。
他从族人手中找到了1949年之前的旧家谱,旧家谱记载了清、民国时代的先祖印记,他又从皋兰县档案馆,青城魏氏家谱找到魏氏祖先的相关资料,挨家挨户寻访。又托人打听外地的族人信息,不遗余力收集资料,花了六、七年时间才编写完成五房家谱,每家每户都发了一本。
编修二房家谱的魏兴瑜1992年就开始酝酿这一浩大的工程,几位二房中有文化的热心人发动宗亲族人,挨家挨户询问家史、整理材料。白银、皋兰、榆中等地宗亲们自发的承担起本地区的家谱脉络整理工作,20多人参与编修、百余人参与寻访整理。在白银居住多年的魏立鹏打听、寻访本地的魏氏人,之后又承担起家谱的电脑录入工作。
在清咸丰九年魏氏二房13代魏德芳编修的旧家谱的基础上,三本厚重的二房新家谱于2008年正式印出。什川、兰州等地的宗亲族人纷纷前来“请谱”,远在陕西、青海的二房后代也赶来寻亲求谱。
翻开每一本家谱,不仅仅展现了家族世系的繁衍,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。从宗族辈份的谱序看:“树儒成教、文高武胜、普尊国典、功昭华夏”、“继组扬先范、学科盈妙言、诗书艺华堂、尚武定宝年”、“太原祖德盛、川上书田香”......无不渗透着国学文化的传世。更有谆谆传世的家训:分善恶、以崇义举,训子弟、以做栋梁,知书理、以续书香,勤于学、以博知识,求技术、以精求益......
家谱也记载了当地的风物变化、人情习俗,包括建筑考、林业、物产考等。清咸丰九年的《什川魏氏二房家谱》中附的《槐树记》,记载了什川“大槐树”的来历:“初不过如谚所云‘先人栽树,后人乘凉’之意,况今已历300余年。当春则柔条雨濯,入夏则午阴风清,经秋而黄华绚彩,涉冬而垂实栗零……”魏永哲每看家谱,都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先辈们的文化传承,他的曾祖父三兄弟为魏从上、从前、从心,名与辈份结合,表达着父母对儿女们一份平和宁静的期许。祖父辈又起名为愈中、恕中、念中等,名中有统一的”心“字底与其他同辈兄弟相分开来,辈份又与同辈相联。
密密的表格、线条将那些相识、或未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,尽管相隔万水千山、尽管跨越几百年时空,魏氏,这一不变的符号是他们相连的纽带,流淌在血液里,成为他们隐秘的基因片段。共建研究会 弘扬家族风当经济发展的浪潮裹挟着人们一路迷茫向前、抛弃了文化和传统时,一些停下脚步的人们开始逐渐返身回望,想在丰富的物质之外,找寻前辈们留给自己的精神财富。这时,一群魏氏人开始酝酿,计划成立属于庞大家族的文化研究会。经过4、5年的筹划、组织、申请,2012年“兰州魏氏文化研究会”正式在兰州市民政局注册成立,首批会员300多人。这是甘肃省的第二个姓氏文化研究会,第一则是李氏文化研究会。大家推举出参与创办研究会的魏至公担任首任会长,他在什川生活了25年,后又在皋兰县、榆中县、城关区等地工作,在魏氏中很有威望和影响力。参与家谱编修的魏公平、魏兴瑜、魏立鹏等人也纷纷参加了研究会,将个人的力量凝聚在这个平台上。随后,“金城魏氏网”开通、《金城魏氏》期刊发刊、兰州魏氏宗亲书画展在甘肃省美术馆展出、《金城魏氏书画作品集》出版......研究会的一系列活动将姓氏文化发扬光大,会员也已经发展到千余人。2013年8月,兰州市魏氏文化活动中心在什川镇砂坡坪开工建设。这是研究会成立以来最大的工程,预计耗资数千万元,计划修建一座大型的魏氏文化活动中心,其中包括民俗馆、书画馆、姓氏馆、民俗馆等,全面展示魏氏文化的方方面面,也作为魏氏祭祖怀念的地点。同时,还将在主建筑外设立广场、生态园等,打造成当地的文化、旅游景区。修建这座活动中心的资金,全部由各地的魏氏宗亲族人捐助而来。研究会在什川、榆中、永靖、白银等地设立了12个工作站,工作站的负责人联络各地宗亲,捐资捐物。各地的魏氏听闻消息,纷纷捐款, 十元、百元、千元表达自己的家族情感,在兰州经商的魏应生、魏周怀等人甚至捐资数千万、百万资金,支持家族文化发展。会长魏至公说:“姓氏文化是一个非常综合、广泛的文化,包含了民族文化、地域文化等,我们的魏氏文化又具有独特的黄河文化的特色。魏氏在甘肃境内约有10万人之众,人才辈出。我们就是想通过搭建研究会这样一个平台,来凝聚人心,以此弘扬传统文化、抑恶扬善。”2013年什川的魏万国勇救落水母女、2014年什川少年魏江涛、武威少年魏玉川舍己救人的事迹,省内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,研究会也发起号召向他们学习,并赶赴魏万国、魏江涛家中送去奖金及慰问金。魏立鹏设立了“金城魏氏宗亲群”,在群魏氏人1500多人,群里经常组织各种活动,包括为皋兰县石洞镇的贫困女孩魏玉珍捐款捐物、为考上大学的困难新生捐学费、生活费等。今年,研究会还开展了“魏氏好媳妇”评选活动,“儿孝不如媳妇贤”,遍访魏氏的10多名贤良儿媳进行奖励。
梨园古树盛 川上书田香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魏氏迁居什川镇600年以来,开枝散叶,后代遍布省内外,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故乡——什川梨园。每年,陕西、青海、武威等地的魏氏后代专程来到什川的“五福亭”还乡祭祖,在那棵有着400多年历史的“大槐树”下驻足守望,再到祖先们世代耕种的梨园走走看看。梨园里,一棵棵古树树皮斑驳、树身耸立、华盖亭亭,历经百年仍开花结果。先祖虽逝,其魂犹存,什川百年古梨园便成了魏氏文化的物质载体,彰显其厚度和历史。
春天,魏著新去梨园看梨花,夏天去乘凉,秋天看乡亲采摘梨、苹果,冬天赏雪景。一年四季,总觉得梨园的景色看不够、赏不完。然而让他痛心的是,从10多年前起,什川旅游业、房地产业兴起,企业大肆砍伐树木、农民也随之砍树盖房。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,许多青年人不再守着梨园生存,他们离开故土,去城市打拼一片天地,留下孤单的古树无人打理。种种原因,导致魏氏祖辈耕种的古梨园日渐减少。魏永哲家中的一亩梨园七、八年前卖给了开发商,那里现在已经是一片漂亮的别墅区。
砍伐古树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,魏著新每次回什川,总会看到有人砍树,粗壮的树身躺在田地里,一点点被锯断、拉走。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?姓氏、家族文化其实就是一群人聚在一方水土而产生的文化,魏氏文化的根在什川、在梨园。梨园要是没有了,我们家族的文化传承也就断了!”他在自己的公众微信号上发起了“保护梨园”的行动,并组建了保护梨园微信群,大力呼吁保护古梨园,很快得到的许多人的响应。几个魏氏的年轻人将魏著新写好的呼吁信贴在什川的大街小巷,唤起村民们的保护古树意识。
魏永哲也加入这场保护梨园的行动中,随时关注、转发着相关信息。“作为研究会,保护古梨园也是我们的重头工作之一,这些古树失而不可复得,不能吃祖宗饭,造子孙孽”,魏至公说。皋兰县政府也在近日发出文件,倡导保护梨园。“梨园的兴衰、颓败和我们整个魏氏文化的兴起、回归相联系,”魏著新说,梨园在兴盛时,魏氏祖辈靠它生活,家族文化也因为人们聚集一处,兴盛而起。随着经济发展,人们开始奔走各方,家族文化也在这种分离中渐渐削弱,犹如衰败的梨园。而今,走出去、留下来的人们渐渐意识到了魏氏文化、家族传统的影响力,寻根问祖之情越见浓厚。”家风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,姓氏文化也再度回归,以新的方式植根在人们心中。梨园在经历衰败之后,也渐渐的受到人们重视,保护之声逐渐增多。古木不言,黄河绕川远去,一代代魏氏人回望故土,汲取力量。故乡,就在那里,站成一棵树的姿势;姓氏,随你而去,不离不弃。
兰州晨报、大陇网 记者 魏娟